——洛阳市建设副中心迈出新步伐 □ 洛阳市统计局局长 赵站伟
2017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河南省洛阳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加快建设副中心迈出坚实步伐、打造全省增长极开启全新征程。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7年,洛阳市经济总量跨过4000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43.1亿元,比上年增加523亿元,为历年来增量最多的年份。经济总量占河南省的比重达到9.65%,比2016年提升0.21个百分点,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这说明洛阳市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分量不断加重,“副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经济增长居全省首位。2017年,洛阳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时隔14年后,再次位列河南省第一,领跑全省,朝着“打造全省新的增长极”稳步迈进。 产业结构实现新格局 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变。2017年,洛阳市三次产业占比为5.3∶46.9∶47.8,第三产业比重首次高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由工业主导拉动转变为服务业与工业协同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2017年,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和14.8%,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9.5%和61.9%。 服务业向现代化转型。2017年,随着“引金入洛”计划的实施推进,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随着物流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质量效益实现新提高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2017年,去产能等任务顺利完成,关闭退出煤矿25处,去除煤炭产能435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减少1.06元;全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7.4%、144.5%和67.4%。 质量效益明显改善。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0%,创2010年以来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8%,高于上年增速1.7个百分点;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35元,同比增长9.7%,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44天,PM2.5、PM10实现同比“双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综合承载力实现新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17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35.0亿元,增长19.2%。地铁1号、2号线顺利开工,郑卢高速与西环路互通立交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立体式交通网络格局初具。信息通信水平快速提高,2017年,邮电业务总量143.8亿元,比上年增长83.6%;全市移动电话用户715.6万户,互联网用户561.2万户。 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城区面积达到216.37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达到219.2万人。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洛阳机场改造提升有序推进、通航城市增至22个,洛阳正在由交通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 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17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8个、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和省级创新龙头企业12家,分别是2016年的2.3倍、2.8倍和1.5倍。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大关,技术合同成交额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6%。放管服等各项改革全面落实。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简易注销等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新登记市场主体8.1万户,比上年增长18.5%。自贸区建设进展顺利,入驻企业1988家,洛阳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实现“一站式”通关。 新动能、新产业持续壮大。从新产品看,全年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60.8万千瓦,同比增长99.2%;锂离子电池达到9.98万只;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19.1%。从服务业看,全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9%,成为服务业发展新动力。从农业看,新型农业主体蓬勃发展,全年农业公司等新型主体总数达到8849个,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生主导力量。从新业态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8%;全年休闲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总数达到3451个,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全国三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达到26个。 群众获得感有新加强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73元,比上年增加25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11元,比上年增加1054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比上年下降0.02。 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全年新增城镇就业突破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亿元,扶持1.9万人创业、带动6.8万人就业。省、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年重点民生实事涉及脱贫攻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11个领域、60项87件具体工作,全部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年新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13所;深入推进“健康洛阳”,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2017年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03.8万人和578.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