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雪苒\文
近年来,随着化工转型升级、钢铁电解铝去产能、环保专项整治、煤炭减量替代、采暖季错峰生产政策相继实施,给山东省滨州市工业发展带来极大压力。全市上下负重前行,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奋力闯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一些好的因素开始显现。 动能转换取得进展 新兴动能增势强劲。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破题发展。滨州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上线运行,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华为大数据产业园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1787.5亿元,增长37.24%;农村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40.7亿元。2017年全市淘宝镇5个、淘宝村26个,淘宝村数量居全省第二。 创新驱动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5.47亿元,增长10.8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7.3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0家,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滨州众创空间成功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数量分别达6家、152家。产学研合作全方位拓展,全年落实产学研合作项目142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国际合作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达到27家。 工业技改投资持续增长。2017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848.5亿元,同比增长8.9%。重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西王自主研发成功R20高端特钢和玉米果糖,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盟威戴卡每千名员工拥有机器人125台,智能化程度远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经济增势稳中有好 消费品市场增势强劲,财政金融稳中有好。今年1-2月,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4.30亿元,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汽车类是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的主力军,零售额达11.54亿元,增长19.6%,占限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达33.6%,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高达6.1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4亿元,增长21.7%,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50亿元,增长13.4%。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87.43亿元,较年初增长24.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564.96亿元,较年初增长47.80亿元。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7.2%,比上年同期减缓14.3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8%,集体企业增长55.52%,股份制企业下降8.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4.51%。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9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7.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06%。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今年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4.0亿元,同比增长4.6%,较去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受环保、土地、压减过剩产能及供暖季错峰生产等政策影响,工业投资下降、大企业投资项目个数减少、在建项目停缓建较多、投资规模缩小,导致全市工业投资34.0亿元,同比下降16.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投资28.2亿元,同比增长49.1%,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4.1%。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投资18.0亿元,增长41.7%。 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进出口较快增长。今年1-2月,进出口总额126.1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出口47.7亿元,增长26.0%;进口78.4亿元,增长40.2%。一般贸易进出口43.3亿元,增长34.1%,占进出口总额的34.3%。 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口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分别占比5.56%、94.44%。从出口商品看,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金额增幅较大,电气设备及元件、铝材及制品类出口金额增幅分别为19.61%、98.0%。从进口商品看,原油、纸浆等价值链末端的初级品进口金额增幅大,分别增长167.82%、103.58%。出口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进口商品中初级品增速快,体现着全市的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为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提供新兴动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