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两聪 马佳/文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广东已发展成为制造业大省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广东加大智能制造投入,提高智能制造生产能力,积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领域投资日趋活跃。 规模扩大 结构优化 投资快速增长,总量不断扩大。随着广东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广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从2015年起进入快速增长区间。2015年制造业完成投资1366.55亿元,同比增长35.8%;2016年完成投资1647.71亿元,增长20.6%,且增幅呈明显的逐季提高的态势;2017年1-10月,完成投资1566.18亿元,增长28.4%,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从行业构成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广东的优势产业,也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方向,不仅数量大,增长速度也快。2016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占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74.5%,2017年1-10月比重进一步攀升至78.3%;医药制造业和信息化学品制造业投资则出现明显的下降,2017年1-10月分别下降6.9%和77.2%。 2016年,高技术制造业中民间投资1114.45亿元,同比增长46.5%,增幅比整体民间投资高33.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中民间投资占比为67.6%,比重比2015年提高11.9个百分点;2017年1-10月,高技术制造业中民间投资967.74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比整体民间投资高3.8个百分点,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2.3%。 珠三角地区总量大、占比高。珠三角地区发挥高新技术的集聚优势,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粤东西北则利用产业转移、对口帮扶的契机,大力建设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大投入引进高技术产业,同时注重对存量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 从总量看,珠三角地区占据绝对优势。2017年1-10月,珠三角地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302.25亿元,占全省的83.1%,比制造业投资比重高24.6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东莞和广州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最大的3个地市,总量均在200亿元以上。深圳为443.58亿元,不仅高于粤东西北12个地市总量之和,也高于广州、东莞总量之和。 从比重看,珠三角地区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也较高。2017年1-10月,珠三角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占整体制造业投资比重为27.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其中深圳、广州、东莞占比较高,均已过半,比重分别为72.3%、51.6%和50.6%;而粤北地区比重为16.0%,粤东、粤西地区比重不足10%。 项目规模明显扩大。近年来,广东加大对高技术制造业投入,积极引入重大项目,项目规模显著提高。2017年1-10月,广东共有高技术制造业施工项目2465个(不含单纯设备购置项目,下同),同比增长26.2%,其中新开工项目1447个、增长20.4%;计划总投资5411.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0%,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49.91亿元、增长68.2%;项目平均规模21954万元,比上年同期多3603万元,同比增长19.6%;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11354万元,比上年同期多3227万元,同比增长39.7%。 2017年1-10月,广东共有亿元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项目579个,完成投资1079.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0%,亿元以上项目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19.3%。 占比偏低 布局待调 近年来,广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虽然增速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历史欠账较多,比重仍然偏低。浙江投资总量与广东相近,2016年浙江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2365亿元,占制造业的比重为30.2%,比广东高13.0个百分点。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型升级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行业结构高度集中,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从投资总量看,高技术制造业高度集中。2017年1-10月,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6个构成行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226.82亿元,占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78.3%;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5个行业完成投资339.36亿元,仅占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21.7%。 产业集聚 区域协调 现阶段,广东对工业的投入重点在于高附加值、信息化程度高、环保等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因此,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未来的投资方向是发展智能制造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高精尖投资项目,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完善产业规划,选择高精尖的高技术制造业作为投资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建设高技术制造业产业基地示范区,做大做强,切实把工业园区集中打造成高技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化学品制造投入,加快通信枢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珠三角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科技研发,加快建设高技术制造业基地,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优化珠江东岸深圳、东莞和惠州高技术制造业功能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提升珠江西岸佛山、江门、中山和肇庆地区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市场主导,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率先发展。 积极推动高技术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大力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对技术改造实行土地、资金等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技术改造投资;重点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要防止重复建设,建立约束机制,合理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制造。高技术制造业的投入要求绿色发展,推进结构升级,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要求走绿色创新之路,发展节能环保、高效、高技术含量的投资项目;要求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