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 韩洁 于佳欣/文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这注定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记—— 继北京APEC会议、杭州G20峰会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中国又一主场外交盛会,即将在北京启幕。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路上的驼铃声声,如今跨越历史时空,在新世纪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 搭建合作平台 书写对外开放新篇章 长江口外,上海洋山港。从重庆沿长江东行的班轮将西部腹地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等产品源源不断运来,继而转运至中东、非洲和南美。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古丝绸之路辉煌一幕的共同历史记忆,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同。 昔日处于对外开放“末梢”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国际航运、跨洲铁路的延伸,成为开放的新前沿。 陕西省白河县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在这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本土品牌通过“一带一路”销往海外,带动了当地加速脱贫。 中国的开放,也借“一带一路”延伸扩展到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 今年4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一部分,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位于管道起点的缅甸马德岛变身现代化海港,居民生活迎来巨变。 共商共建共享。3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搭建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得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50份合作协议,这一糅合传统与创新、开放与包容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恢宏思想力与强大行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固,贸易投资不强劲,增长动力不稳固。各国间、各次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亟待升级。”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说,面对挑战,要集众智、汇众力,共同搭建合作新平台,开辟增长新动力,探索发展新路径。 顺应时代潮流 开启经济全球化新征程 4月的傍晚,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绿白相间的轻轨列车穿梭在林立的高楼之间。中国公司承建和运营的轻轨,让这座过去晚上8点就进入睡眠的城市,变得活跃起来。 “轻轨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干净、舒适,给生活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当地姑娘莱玛·泽哈依说。 历经3年多时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务实合作的新阶段,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 合作涵盖互联互通、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等领域;大批铁路、公路、港口、电力、通讯项目投入使用;去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1/4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和沿线22个国家地区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0000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让发展惠及更多国家,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中柬“一带一路”合作的示范样板——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来自中国、欧美、日韩等国家及地区的109家企业纷至沓来,为当地人提供1.6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倡议以国际合作为基础、以共同发展为目标,让内陆国家加入全球化,让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这无疑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为全球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说。 凝聚发展共识 “一带一路”开创“命运与共”新实践 肯尼亚北部托比—摩亚雷公路沿线的空旷红土地上,坐落着一座崭新的小学。200多名当地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笑声阵阵。 这所由中国公司援建的小学,是当地方圆数十公里内唯一的学校。 去年底,“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今年初,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共商合作大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充分尊重沿线国家话语权,妥善处理各国利益关系。通过双边或多边沟通和磋商,各国可找到经济优势的互补,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 共建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建设资金短缺、技术和经验缺乏的困境。“一带一路”建设构筑了互利合作的平台,各国可各尽其力,各施所长。 共享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努力让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及国际社会,惠及基层民众。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谓中国关于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实现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为现代版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历史和精神的基础,让沿线各国有条件共创价值,共享收益,共御威胁,共谋未来。 再过几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迎来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会人数超过1200名。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千百年来,不同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辉映激荡,铸就一段体现和平合作精神的共同记忆。 新起点上,丝路精神必将引领沿线各国互利合作,沿着“一带一路”阳光大道,向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携手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