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局创建新兴产业 专业园区统计监测制度

版次:04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23年11月20日

  ■ 徐凌云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统计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需要,跳出统计看问题,弥补专业园区统计空白,创新制定《青岛市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统计监测制度》,着力解决园区发展成效量化、多维对比等难题,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提供统计支撑。

  创新统计监测

  结合全市24条产业链划分标准,青岛局创新制定《青岛市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统计监测制度》,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园区,确保指标清晰、责任明确、监测及时、流程规范,解决了以往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难题。

  围绕产业专业园区的基本概况、经济总量、投资建设、科技进步、产业项目及发展效益等方面,青岛局建立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大”统计体系,即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企业名录+调查问卷”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新兴产业链发展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服务新兴产业专业园区专业化、集群化发展。

  监测制度共设置4张报表、80余个统计指标,周期性开展相关产业链统计监测,将7个已挂牌园区监测数据及时共享部门,便于部门第一时间掌握专业园区发展动向、发展机遇,更好精准施策。

  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主导产业是专业园区发展的内核与关键,青岛局设计“主导产业聚集度”“主导产业聚集度提升幅度”等指标,反映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程度。上半年,全市7个园区中6个园区产业集聚度同比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反映了青岛市新兴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在指标设计过程中,避免出现“低效率区”,强化效益指标监测反映发展质量。监测“四上企业营业利润率”“工业技改投资贡献度”等方面,突出体现园区发展质量效益和产业水平。监测“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等指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反映园区经济结构优化成效。协助各园区找准发力点与突破点,服务园区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打造青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监测体系突出新兴产业,设计科技研发指标监测反映创新成效。新兴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高科技创新的前沿,是高附加值创业的重点。对标新兴技术,重点统计监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万元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等指标,发挥统计作用,反映高技术转化聚集程度,服务园区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发挥统计服务优势

  青岛局利用统计数据量化专业园区发展目标,发挥好统计“风向标”作用,专业园区指标数据以青岛市考核办内部资料形式通报各有关园区,促进专业园区看清当前发展优势、短板,助推“扬优势、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定期统计监测专业园区发展情况,及时将监测中发现的园区发展动态、发展机遇等与部门共享,并形成分析报告,以专报形式报市领导决策参考。

作者:徐凌云
此报纸需要付费才能观看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