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19年10月01日 08:54:56
|
加快大数据统计应用势在必行
|
9月26日,浏览国家统计局官网,看到有四条主要新闻,其中前两条都与主题教育有关;而后两条则都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有关,一是“深化中国-东盟统计交流合作共促统计运用大数据取得进展——第五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2019)在南宁成功举办”;二是“国家统计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统计大数据应用中心合作协议”。 这两则重要消息,一则是国际交流,一则是与省政府的合作,但都以“大数据”为关键词。这绝不仅仅是一种偶然和巧合,而是反映了大数据迎风扑面、快速发展,以及在政府统计中加快大数据应用的一种大势。 作为一个概念和一种现象,大数据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为人们所熟知,仅仅是本世纪第二个10年间的事情,但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却可用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来形容。而这种飞速的发展变化,对统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果说几年前,我们只是强调将大数据作为政府统计数据源的一种补充或参考,那么今天,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考虑,将有关大数据应用纳入我们的统计方法制度,并作为政府统计数据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确保宏观统计数字的准确与符合趋势。 原因有二:其一,作为以电子化生成且规模巨大为特征的大数据,其在诸多政府统计基础数据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且正在快速上升。如今年前8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4%,已经接近1/5,比2014年全年网上零售额10.6%的比重,提高了8.8个百分点。其二,大数据变化频繁,绝非传统统计方法可以覆盖和包括。如很多网购商品、网上订餐,不仅其价格与店面价格差异较大,且其价格经常变化,甚至一天一个价、几个价,绝不是在店面现场采价可以一并代表的。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政府统计部门都就统计工作中运用大数据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在第五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上,各国统计部门就此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中国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联合国生态服务估价项目试点;新加坡基于大数据开展互联网经济分析、网络舆情分析和谷歌趋势分析;马来西亚大数据平台包括企业贸易特征分析、价格智能信息、官方统计公共成熟度分析三个模块;泰国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和卫星图像来提高小范围人口和贫困状况估测水平;印尼则基于手机移动定位数据来监测游客数量。 因此,无论是借鉴先进的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大数据发展的实践着眼,我们的大数据统计应用都有必要向政府统计的核心业务深入和拓展,将相关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作为相关指标乃至专业数据搜集汇总,成为我们政府统计制度方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比如,区别很多商业销售单位既有实体店销售又有网售的实际情况,在零售额及批发零售业统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统计方法,确保实体的归实体,网售的归网售,彼此既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 比如,针对网售、外卖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价格统计中研究完善网上价格的采集方法。一是考虑适当调整代表规格品。二是合理确定不同规格品的采价点。当然,网上采价与实体店采价不同。三是科学确定相关规格品的权重,包括实体采价点与网上采价之间的比例。四是针对网上价格的变化特点,确定相应的采价频率及时间,等等。 |
|
 |
|
|
 |
中国信息报记者名录 |
新闻热线:(010)63376728
广告热线:(010)63376800
发行热线:(010)63376723
举报电话:(010)63376713
中国产业报协会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 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 举报投诉邮箱:xwddwyh@126.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