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局青年干部扶贫剪影 ■ 张梦洁
2017年初,河北省统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在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下正式入驻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驻村工作队十几位青年干部先后踏上这片土地,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淬炼无悔人生。 要生存先造血 当驻村工作队队员夏玉森到达黑山嘴镇喇嘛栅子村时,眼前这一切令他五味杂陈。作为丰宁县南部边缘的一个深度贫困村,村里连刷锅、洗衣的水都没有,喇嘛栅子村全村218户545人,光建档立卡户就有103户252人,摆在眼前的扶贫难度可想而知。 工作队深知,产业扶贫才是激活贫困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半年多时间里,他们与本村东西部协作帮扶单位“北京市怀柔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多次洽谈磋商,与村两委达成三方共识,最终决定走苗木种植与林果产业绿色扶贫之路,增强“造血功能”。 于是,没有项目经验的他们,多次到县、市、省农业部门、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学习调研,最终做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北京怀柔区国资公司的认可;没有资金,就多次去省、市等争取扶贫资金,最终筹资到20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运作,该项目终于在2019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今年5月,项目收益初见成效,已带动全村80户人均增收1855元,为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出列打下基础。 “志”“智”同帮扶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驻丰宁县黑山咀镇大金营村驻村工作队员孙玉梅很是不解,为啥曾经乖巧伶俐的小欣(化名),最近突然厌学到甚至几度逃学辍学。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玉梅开始走进了留守儿童小欣的世界。时不时,孙玉梅会给小欣带一些衣物和零食,还给她耐心讲解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她努力学习。没想到,一个月后,小欣不仅开始主动上学,并且成绩也渐渐地从班级倒数走到前列。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山区的孩子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孙玉梅说。 通过入户走访和平时调查研究,同为驻村女干部的张少芬也发现,贫苦群众不仅物质上贫困,而且还存在懒惰、“等靠要”的思想,因此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要在帮助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也经常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努力做思想工作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依托村里的“爱心超市”,工作队结合美丽庭院、孝心儿女、脱贫之星等评选,使村民振奋精神,不再“等靠要”。现在,老百姓加深了对党的扶贫政策的了解,对扶贫干部也多了一分理解、支持与配合。 百姓事无小事 2019年7月1日17时28分,驻村工作队员崔伟谦第一次踏上丰宁县汤河乡汤河村的土地。自此,汤河村172户402名贫困村民就与他的生活分不开了。 工作中,遇到有的老百姓认为年龄大了就应该享受低保因此不停抱怨,崔伟谦就找出相应文件,解释清楚他们未能享受的原因;遇到有的老百姓吐槽慢性病认证需要准备的资料太多难以记清,他就把需要准备的资料列表打印,通过引导员发放到户并告知认证时间…… 百姓事无小事,工作队以真心最终换得真情。“现在,村民常送来新鲜的野菜或者时令蔬菜,年底也定叫去吃热腾腾的杀猪菜,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也喜欢和我唠唠。”崔伟谦自豪地说。 目前,已到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河北局的青年干部继续在一线奋战着,让青春继续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