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调查总队 贾晓光
利用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拍、PDA终端以及空间信息技术对现有农产量抽样调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是2014年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在辽宁开展的试点项目。接到任务后,总队党组高度重视,组建了以农业处业务骨干为主、辽宁省地矿测绘院为辅的团队,并外聘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专家给予技术支持。在农村司的领导下,总队在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获得农作物播种面积、种植结构和粮食产量估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利用卫星影像和无人机在空中获得主要基础数据。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利用以Landsat8卫星为主的中分辨率遥感影像39景,实现了全省5—9月份多时像区域面积的全覆盖,并以此作为推算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依据。对于抽中的300个网格单元,则在农作物识别关键期的5、7、9月份,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作物识别。其中,占7.3%的网格单元存在无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交通偏僻和云层遮挡等问题,则采用无人机航拍的方式获取影像。多尺度遥感识别和多源测量结果复合,提高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区域精度。 ——利用PDA在地面采集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特征数据。在抽中的300个网格单元中,占45.7%的网格单元可以利用本年对地调查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其余则需要随机划分3个300 m2 的二级网格进行野外调查。利用PDA设备,可准确查找到样本地块具体位置,精确地测量出各品种的播种面积,在野外调查获得的解译标识基础上,进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高分辨率遥感提取,极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利用植被指数卫星影像数据进行灾情和产量分析。2014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辽宁部分地区出现了中度以上的旱情,根据此情况,总队利用MODIS植被指数卫星影像数据,采取归一化植被指数距平法,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具体的水利条件、作物类型等进行了旱情监测和评估,有效地取得了全省各地区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为全省粮食产量预测及数据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利用遥感和抽样技术结合的农产量调查方法,是调查方法和手段上的重要变革。明年辽宁总队会继续做好试点工作,为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积累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