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启文/文
无人机又显神威。 8月12日,天津港发生重大危化品爆炸事故。5个小时之后,无人机飞入爆炸核心区,由于零人员伤亡危险、对环境适应性强以及效费比高等优点,无人机在勘察现场、协助救援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无人机现在太火了,无人机闯入奥巴马打球的高尔夫球场、无人机送快递……”不仅新闻上随处可见无人机的消息,许多年轻人也对无人机的广泛应用颇感兴趣。 无人机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物,其传统的用途主要是在军事方面,这也是在普通人眼中颇显神秘的重要原因。随着无人机民用市场的开拓,无人机门槛拉低到平民层级,其应用也逐渐从军事、工程领域扩展到普通商业领域,无人机这一看似高大上的名词越来越为普通百姓所熟知。 浪漫的求婚仪式,无人机是重要道具;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无人机可以充分发挥遥控摄影功能,拍摄下珍贵影像……如今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拍摄、测绘、救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飞行器。亲民的价格是无人机吸引普通消费者的首要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工艺也变得日益成熟,成本和售价都渐渐走低。众多价格亲民的无人机型不断问世,无人机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无人机 价格”关键词,“最低仅需200块”十分吸引眼球。虽然这款号称世界最小的无人机功能极其简单,但对于只想买来玩玩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在诸如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已经可以找到类型众多的无人机,价格也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只需1万元左右就能配备一款中档的消费级无人机,还包括专业的运动相机、稳定的云平台和监视屏幕”,一位摄影发烧友告诉记者,“这样的价钱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 卓越的消费体验是无人机对消费者的最大吸引力。随着GPS定位、遥控及拍摄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无人机带来的消费体验正在不断提升。“固定在遥控器上的手机与无人机上的摄像头通过无线网络互联,可以从手机上清晰地看到空中摄像头采集的画面信息”,一位无人机使用者说,“感觉确实非常棒”。 操作更加便捷也成为无人机拓展民用市场又一个重要利好。据了解,目前已有无人机公司开发出纯手机操控的无人机,非常容易上手,号称纯“小白”用户也能迅速掌握无人机操作。 消费级无人机所带来的无人机经济正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消费力量,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刊登的分析报告显示,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73亿美元。 资本也嗅到无人机经济的广阔“钱”景。近日有消息称英特尔已向一家位于上海的无人机厂商投资超过6000万美元。而包括其主要竞争对手大疆在内的多家无人机公司都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金融市场遭遇全线下跌的情况下,无人机公司逆势融资成功,显示了投资人和专业人士对无人机行业的前景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