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鄢来雄 陈新武北京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12月28日发布研究报告提出,国家应明确规定“十三五”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并每年公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绩效评估报告,要求每个城市制定生活垃圾管理规划,强化城市政府将生活垃圾管理作为管理目标的动力。 这份题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十三五”目标和管理模式建议》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1979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508万吨;2014年增长至17860万吨,增长了7.12倍。 《报告》指出,生活垃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已成为制约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刻不容缓。从“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管理规划的目标和管理效果来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总体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报告》利用2006-2012年统计数据,结合案例调查,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等方面评估了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效果。对全国和典型城市废纸和废塑料的资源回收率估算结果表明,资源回收率并不理想。 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为此,《报告》提出了应强制源头分类,建立资源回收管理基金,推进特许经营,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尽快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焚烧厂执行水和空气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此促进末端处置的无害化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