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琳\文
作为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方关注。观察近期统计部门的相关监测调查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在使一些行业受到波及的同时,也令农民工群体的相关权益保障遭遇到一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下降、拖欠工资额上升等方面,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亟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签订劳动合同是农民工外出从业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首要保障,因此劳动合同签订率也成为衡量农民工权益保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这一指标近一段时间以来却呈现出下行走势。 来自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的农民工监测资料显示,一季度宁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占比达69.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而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则仅占19.8%。其中,签订1年及以上合同工占12%,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工占4.5%。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的相关调查数据也同样显示出这种劳动合同签订率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河北外出务工人员与从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22.9%,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个百分点。其中,签订了1年及以上合同的比例为15%,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看,上述这种农民工与雇主或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比率下降的趋势,不仅较为普遍而且已持续了一段时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了1.8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分别为39.7%和31.7%,分别比上年下降1.7和1.6个百分点。 除了签订劳动合同比率不升反降,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与率也相对较低,这也使得面临较高职业风险的农民工成为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国家统计局河北省调查总队近期对省内正定、滦平、尚义等19个县的390位农民工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未缴纳“五险一金”的农民工占比达到63.1%。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农民工群体工资被拖欠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且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以及人均被拖欠工资额均呈现小幅增长势头。相关监测调查的数据表明,201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筑业、制造业等受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大的行业,这一趋势更为凸显。数据显示,2015年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2%,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人均被拖欠工资来看,201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788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9%。 客观而言,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不仅事关亿万农民工个体的生活质量提升与家庭幸福美满,同样也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平稳发展。从上述监测与调查结果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水平着实堪忧,亟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而在这张不断织就的“安全网”之中,农民工群体不能缺位,也不应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