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晓霞/文
今年是我国分享经济从起步到起飞的一个重要转折年。在资本的热捧下,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生了大量非货币交易。 以滴滴出行为例,仅仅4年该平台就已拥有3亿注册用户、近1500万注册司机,日完成订单量超过1400万,服务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试驾和企业级等多个垂直领域。如此庞大的日完成订单量带来了大量非现金交易。据介绍,2016年1月滴滴全平台的GMV(总交易额)首度突破8亿美元,超过整个北美地区移动出行的同期GMV(美国和加拿大共约6亿美元)。 在7月2日举行的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其题为《新经济:政府统计面临的挑战》的演讲中指出,以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增长,对我国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发挥了重要的对冲作用。他认为,新经济体量目前还比较小,还不能完全抵消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一旦新经济体量大到可以抵消传统经济下行的影响,那么我国经济可能就稳住了。 如今,分享经济俨然已成为“互联网+”模式下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中坚力量之一。当前颇为盛行的主要有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易交换等形式。以Uber、滴滴打车为代表的出行分享模式;以Airbnb、途家、小猪等为代表的空间分享模式;以淘宝闲鱼、58转转、京东拍拍为代表的二手分享模式;以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京东到家为代表的众包物流分享模式等,百花齐放,并且从熟知的出行、餐饮、租赁、家政、教育、医疗等领域逐渐扩散至广告创意、创业投资、企业服务等领域。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介绍,2015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万亿元,并且从生活领域加快向生产领域拓展。跨境电商、粉丝经济、客厅经济等新业态有效激活了消费潜力。同时,传统产业也通过嫁接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了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为主。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未来5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可以预见,分享经济,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市场空间将更为巨大。因此,理应以科学的方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统计。 诚然,欲将分享经济纳入相关统计,仍有很多现实问题。比如,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生产统计主要以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主要调查对象,但分享经济中分享住房、汽车、车位、图书等,参与者大多是居民个人,因此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很难完整采集到相应的生产数据。同时,分享经济已渗透到多个领域,传统的数据收集和抽样办法也不能完全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难以形成一套标准的统计指标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将分享经济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尚有许多基础工作需要完成。 目前,国家统计局现已建立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报表制度,这些调查制度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电子商务、网购用户、城市商业综合体等,为将分享经济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奠定一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