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琳/文
在当前我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以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事关企业兴衰与产业发展,同样也关乎着经济新旧发展动能的平稳接续与转换。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创新发展”再次成为焦点。然而,根据近期黑龙江、四川、浙江等地统计部门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所开展的相关调查,虽然企业创新积极性有明显提高,但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人才、资金等一系列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同时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创新驱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转型发展求生存的选择。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近期对其辖区内27家大、中、小微型制造业企业开展了创新驱动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81.5%的被调查企业正在设计、准备实施创新活动,51.9%的被调查企业已实施了创新活动。 虽然企业创新转型的意愿强烈,然而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的专业人才短缺及人才流失问题,成为当前束缚企业创新转型的一大“瓶颈”。上述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中,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比重普遍偏低。其中,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比重在5%以下的企业占44.0%,在20%-30%的企业仅占1.3%,而占比在30%以上的企业为零。同时,人才流失的现象也较为普遍。68%的被调查企业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现象,其中技术人员流失率在10%以下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66.7%,在10%-30%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25.9%,在30%以上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4%。 此外,创新转型过程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同样也是阻碍企业创新转型的一大“拦路虎”。调查显示,74.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资金缺乏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是阻碍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59.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创新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担当创业、创新“主力军”的众多小微企业而言,上述创新人才匮乏与资金不足的问题都更为显著。从资金层面来看,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于5月中下旬对辖区内49家小微工业企业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6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创新转型中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过大”。特别是在目前融资环境尚未得到显著改善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资金难题尤为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对唐山、邯郸、邢台及衡水等4个市21家小微工业企业进行的实地调研,大多数企业认为,资金投入过大而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不足,是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其中,四大银行融资渠道不畅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 而部分小微企业对于国家“双创”相关政策的知晓度相对不足,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围绕小微企业创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的相关调研,接受调查的小微企业对国家“双创”政策的理解几乎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缺乏深入细致地分析和领会,对于政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