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业产能仍严重过剩 总需求仍较为不振 ■ 吕峰/文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6月份PPI数据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降幅收窄,但收窄幅度比前几个月有所放缓;环比数据下降0.2%,在实现连续3个月的上涨后出现下降。从累计数据看,上半年PPI同比下降3.9%。从分季度数据看,二季度PPI同比下降2.9%,比一季度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工业品价格维持了今年年初以来企稳回升的基本态势,工业品价格的整体通缩状况继续得到缓解和改善。但同时由于钢铁和有色金属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在前几个月连续攀升后出现回落,PPI同比降幅收窄的步伐开始放缓。 PPI同比降幅收窄步伐放缓 自2016年年初以来,PPI同比数据开始走出谷底,结束了近四年跌幅不断扩大的基本走势,步入回升通道,降幅不断收窄。2016年前五个月,降幅逐月收窄的幅度较为平稳,除4月份比3月份收窄了0.9个百分点以外,其他各月都在0.4-0.6个百分点之间。从6月份数据看,PPI同比降幅比5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明显小于5月份相对于4月份0.6个百分点的收窄幅度,也小于前几个月的平均水平,这表明PPI同比降幅的收窄步伐开始放缓。 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的变动也能看出这一放缓的趋势。6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4%,比5月份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小于5月份相对于4月份0.6个百分点的收窄幅度,也小于前几个月0.5-0.8个百分点的收窄幅度水平。 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回落 今年前几个月,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纤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经历了数月反弹。但近期以来,钢铁和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从而放缓了PPI同比降幅收窄的步伐。 从对24个省(区、市)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情况来看,黑色金属6月份的价格相对于5月份出现了全面下跌。按各观测期(该统计按旬进行,每月有三个观测期)的简单平均价格计算,螺纹钢6月份的价格为2197元/吨,比5月份下降269元,回落10.9%。线材、普通中板、无缝钢管的价格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相对于5月份,6月份的价格分别下降了9.4%、9.0%和8.9%。受此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同比数据由5月份的上涨1.5%转为6月份的下降1.3%,回落2.8个百分点。 部分重要生产资料的价格回落,也是PPI环比指数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6月份,生产资料PPI环比指数由5月份的增长0.7%转为下降0.3%,回落1.0个百分点,而同期生活资料环比指数仅回落了0.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PPI环比指数回落幅度最大,由5月份的上涨2.5%转为6月份的下降5.1%,回落幅度达7.6个百分点。6月份PPI环比指数回落幅度较大的行业还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别回落了4.6个和3.2个百分点。 应当看到,在今年最初几个月PPI降幅逐步收窄的过程中,黑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迅速攀升的影响不容小觑。但在工业“去产能”产生实质性成效之前,部分工业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失衡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价格的快速上涨具有一定的市场炒作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近期的价格回落属于正常的市场调整。 工业品价格走势尚需静观 从上半年PPI数据看,同比指数虽然仍处于负增长空间,但降幅持续收窄,环比指数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走势。展望2016年下半年,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PPI走势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从有利因素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从工业企业效益统计数据来看,今年4月和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对于改善工业品供求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国际石油、铁矿石等重要上游产品的价格持续回升,对于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不利因素来看,部分行业产能仍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总需求仍较为不振,特别是近几个月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引发了各界的担忧。 除此之外,一些偶发性因素也进一步增加了PPI走势的不确定性。如7月上旬,受英国脱欧带来的悲观市场情绪打压,国际油价接连两日大幅下跌。进入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在洪灾过后的重建过程中,有可能会因需求增加引起工业品价格一定程度的回升。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分析判断,下半年PPI同比降幅仍会逐步收窄,降幅再次扩大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下半年各月PPI环比指数不再出现负增长,年底前PPI同比指数即可转负为正,但如果有若干月份PPI环比指数再次出现负增长,年内PPI同比指数转负为正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