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鄢来雄/文
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继续双双上升,均创下近年来新高。这预示着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在增强,经济运行进一步稳中向好。 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创2012年5月以来最高。非制造业PMI为55.4%,比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创2014年6月以来最高。 供需两端加快“发力” 制造业PMI持续上升 9月份,制造业PMI持续上升,主要是由于供需两端扩张加快。制造业生产季节性加快,与此同时,购进和出厂两端价格大幅上升。 具体来看,五大分项指数三升一平一降。生产、新订单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上升0.6、1.7和0.6个百分点,分别为54.7%、54.8%和48.9%。原材料库存指数有所上升,表面补库存意愿改善,但仍然低于荣枯线,补库存动力依然较弱。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3%,与上月持平。从业人员指数为49.0%,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用工量略有减少。 就生产指数而言,则是在波动中持续上升。前几年,制造产业出清效果明显,目前处于恢复性生产阶段,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2016年6月份,生产指数仅为50.2%,重新越过荣枯线。今年9月份,生产指数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达到54.7%,累计上升了4.5个百分点,为2012年5月以来最高。9月生产指数恢复性增长,主要是随着夏季高温和雨水天气减弱,制造业生产从8月中下旬以来开始逐渐加快,又为了迎接国庆中秋双节,消费品生产加快,8、9月生产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上升。 三大订单指数全部上升,内外需求改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在手订单指数分别上升了1.7、0.9和1.3个百分点,分别为54.8%、51.3%和47.4%。新订单指数显著上升,内需改善明显,带动企业采购量指数上升0.9个百分点至53.8%。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重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外需向好带动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9月出口增速有所加快,增长12.4%。而在手订单指数虽然有所上升,但离荣枯线仍然有一段距离,表明当前制造业企业积压订单数有限。 拉升9月制造业PMI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购进和出厂两端价格大幅上升。近期大量工业产品价格上升,黑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煤炭等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连续两个月大幅上升至68.4%和59.4%,9月环比分别上升了3.1个和2个百分点。产品价格回升又促进了生产加快,制造业短期回暖。但是,由于9月下旬部分产品价格上升势头减弱,未来制造业PMI回暖势头或将略有放缓。 非制造业PMI反弹 建筑业重回高位 从非制造业PMI观察,9月份非制造业PMI比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扩张速度加快。 受季节因素影响的减弱,9月份建筑业迎来生产旺季。建筑业PMI上升3.1个百分点至61.1%,重回高位。专家分析认为,9月份建筑业PMI上升较快,是由于10月份大量基建工程和工业企业将限产停工,不排除为了赶在10月之前加快施工的可能。但从下一阶段的走势观察,受房地产市场降温和投资预期走弱,以及限产停工的影响,未来建筑业PMI可能出现高位回落。 9月份,服务业PMI上升1.8个百分点至54.4%,增长势头平稳较快,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