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启文/文
2016年,民间投资增长失速,甚至有人说民间投资增长出现“断崖式下跌”,虽然这种说法不免有博人眼球之嫌,但事实上民间投资在2016年表现确实令人担忧。数据显示,2016年1-7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14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只有2.1%。随着经济发展的稳中向好,目前来看,民间投资正显露出回稳上升的积极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481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5.7%。 从速度上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仍然延续了今年7月份以来的回落态势,但是回落势头减弱,增速比1-10月份下跌0.1个百分点,幅度较小。与去年相比,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更是已经比去年7、8月的谷底有了较大幅度的回升。观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曲线可以看出,近一段时期该曲线已经走出探底回升的形态。 实体经济稳中向好,是民间投资的信心之源。民间投资不同于政府投资,其投资的目的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投资利润的最大化,是真正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决策。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的持续回稳向好,不仅改善了企业效益,提高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预期,更是从根本上增加了民间投资者的信心,有效提振了民间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政策支持是民间投资的制度保障。日前,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 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通过一系列措施和保障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去年下半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下发政策文件,一些限制性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持续降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改善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在改善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面稳扎稳打,也在逐渐为民间投资扫清各种障碍。 随着民间投资的空间、潜力逐渐释放出来,可以想象,民间投资未来将呈现更加良好的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