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时晓冉\文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服务业已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12428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高出4.3和1.2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领跑国民经济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3%提高到56.6%,比第二产业高出17.6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6%,比第二产业高出25.5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发挥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和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天猫路、淘宝大道、阿里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电子商务创业园”里的道路路名格外显眼。这些国内电子商务的热门词汇,不仅寄托了村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也别致地突出了当地的产业特色。 难以想象,10年前的沙集镇东风村,因多数村民从事废旧塑料加工而被称为“垃圾村”。电子商务的出现,给农村网商提供了一个低成本、无边界的创业平台,村民看着电脑,敲着键盘,就可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做生意,连年逾古稀的老人也能上网甚至做网络客服。一根网线不仅直接连接了商家和消费者,更显示出强大的集群效应,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分工与协作,2017年沙集网店实现交易额88.9亿元。如今的沙集镇发挥自身优势,做强“精品商贸居住区、电商创业区、创意创新区”三大功能板块,确立“一城一带两园两区”产业布局,形成了具有沙集特色的电商生态圈。 2012年服务业规模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产业。之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沙集模式”是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全面渗透成为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新引擎。 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宏观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和物流等服务业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已占我国全部独角兽企业的56%。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也是调结构、促升级各种政策作用的一个成果。消费结构升级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服务业领域蕴藏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未来,服务业发展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