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启文/文
继去年末,民间投资显露回暖迹象、增速出现回升以来,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势头良好,呈现出活力增强、领域拓宽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些年来,民间投资的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市场繁荣和社会就业扩大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过去两年,民间投资低迷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有专家惊呼民间投资增速的回升是今年一季度经济的最大亮点。 今年前三个月,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提高,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1-2月份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0.8和2.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1.4个百分点。在投资曲线上,民间投资增速呈现出明显的上行走势,不仅增速创下近两年来新高,而且一举改变了维持两年的位于全部投资增速曲线下方的局面。受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影响,一季度国有控股投资增速出现明显放缓,比去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比1-2月下降2.1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投资增速回升对稳定投资进而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的正向作用。 总体上来看,民间投资增速的明显回暖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以及放管服政策的落地。可以说,随着改革成效逐步显现,民间投资将释放更大活力。而且随着今后减税等政策的落地,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有望持续增强。 从分项数据来看,民间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25.1%,增速比1-2月份提高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4.6%,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7%,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6%,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是民间投资的重要拉动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带动下,民间投资中的第一产业投资大幅增长。根据日前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前两个月民间投资中的第一产业投资数额达到了919.3亿元,同比增长24.4%,比去年全年增幅高11.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是投资第一产业的最主要力量,前两个月民间投资占全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1.2%。 从投向来看,也呈现领域越来越宽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对现在的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村电商、农业特色小镇这样的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投资趋势比较明显。预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后,可能还会掀起新一轮的农业农村投资高潮。 未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民间投资有望维持较好发展态势,继续为今年经济稳增长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