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琳\文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最为活跃的细胞,规模庞大的小微企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根据日前北京、新疆、黑龙江等多地统计部门发布的专题报告,虽然当前国家范围内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共识已经形成,但总体来看,小微企业创新比例仍然偏低,政策受惠面较窄、融资难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的主要症结。 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开展的小微服务业创新调查,2017年,1043个抽样有效样本中,开展创新的企业共有191家,所占比重为18.3%,明显低于2017年规模以上服务业37.3%的创新水平。而在新疆、黑龙江等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开展创新的比例则更低。其中,在新疆,2017年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创新调查企业数共有983家,而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数仅有100家,比重为10.2%;在黑龙江,2017年开展创新活动的规下服务业企业占比不足一成,且该比例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虽然各地开展创新的小微企业比例普遍偏低,但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跃度普遍较高,与此同时,与“三新”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新经济领域企业创新率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上述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开展创新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有效样本中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为70.1%,比全市小微服务业整体创新水平高出51.8个百分点。从行业领域来看,新经济领域创新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调查的5个行业门类中,开展创新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与新经济联系密切的领域。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占比最高,比重为27.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次之,比重为25.7%,上述两个行业分别高出小微服务业整体创新水平9.1个和7.4个百分点。 事实上,为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与创造力,近年来,国家层面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从上述统计部门开展的专项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普遍存在着政策受惠面较窄以及受惠类型较为单一等问题,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其中,来自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在2017年开展创新活动的规下服务业企业中,45%的企业未能享受创新相关政策。从影响创新政策落实的原因来看,在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选择“不知道有相关政策、不满足享受政策条件”的企业占比最高,为39%,认为因“政策办理手续繁琐”“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吸引力不足”影响创新政策落实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1%、14%和13%。此外,在享受创新相关政策企业中,企业受惠类型较为单一。调查显示,63.6%的企业享受了税费减免,34.5%的企业获得了平台支撑,而能够享受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采购相关政策的企业比重仅分别为7.2%、10.9%、10.9%和3.6%。 除此之外,资金及人才短缺也同样是造成小微企业创新力偏低的重要原因。从上述北京统计部门的创新调查数据来看,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中,分别有55%和57%的企业认为创新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以及“人才短缺”。从资金层面来看,融资难题依然让企业经营者深受困扰。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中,91%的企业获取创新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而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在向银行等机构申请贷款时,贷款需求能够全部满足和部分满足的企业占比仅为7.9%,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为“融资成本高”“过程繁琐”和“评估不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