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 史智韬 白洁 张淑娜 郭靖
辅助调查员是连接调查队与调查对象的桥梁和纽带,是源头数据的获得者,加强辅助调查员管理对提高统计调查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前期对北京市昌平区99名辅助调查员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在管理中还存在人员与岗位需求有差距、培训内容方式相对单一、考核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情况认为,加强辅助调查员管理可以建立“选聘-培训-考核激励”全流程管理机制。 当好把关人 选拔稳定专业人才队伍 形成基层辅助调查员从“甄选-配备-流动”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人才配置机制就是要实现人岗匹配,根据统计调查工作需求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人员配置和基层统计机构设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岗位胜任力不高,不能按照制度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任务的辅助调查员要及时进行解聘,选聘其他能够胜任统计工作的人员担任。 基于辅助调查员岗位胜任力,综合考虑基本条件(学历、年龄、居住地与调查点距离等)、政治素质与职业素养(政治面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沟通能力等)、专业技能(统计工作经验、电子工具使用等)三个角度确定基层统计人员素质能力制定测评指标。 当好培训员 提高辅调员业务能力 保证培训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因此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培训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全方位了解辅助调查员掌握业务知识的程度和培训需求,避免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脱节。 丰富创新培训方式。一是整理调查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和情况,通过小视频和演情景剧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还原调查现场,使其充分理解调查制度、掌握工作技巧。二是可以在培训会上针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随机提问,培训后通过手机问卷、微信群抢答等方式进行知识测试,增加良性互动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气氛,可以引导调查员主动思考,提升培训效果。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树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理念,重点培训与全面普及相结合,分批次、分层次开展培训活动。特别是对工作存在问题、更换新辅助调查员和涉及社区样本轮换工作的辅助调查员,加强一对一指导培训。 充分利用线上培训的方式。现在各个单位的统计部门都已经使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进行数据收审,直接依托该平台进行网络继续教育既方便人员操作也节省新平台开发成本,并且可以大力推进移动端的开发建设,使得知识传递方式更为便捷。 当好考核官 实现工作人员良性竞争 辅助调查员考核可以参考胜任力理论,结合平衡计分卡理论与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的应用,将指标考核内容细化,从数据质量(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其他工作开展情况(业务工作、基础资料、统计宣传等)、附加性工作(临时性工作完成情况)三个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辅助调查员考核体系。根据辅助调查员对考核工作的反馈,及时调整改进评价指标,使绩效管理体系更为客观公平、更具人性化,不断促进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 注重优化辅助调查员激励方式。以工作质量为评判标准,让能力相对突出的工作人员得到合理评价和奖励,进一步激发工作积极性。不定期抽查数据审核记录,结合调查对象、社区(村)的反馈结果进行等次划分,在保证基本薪酬的基础上适当发放绩效薪酬。不仅如此,还应重视精神奖励,不断激发辅助调查员的工作热情。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昌平调查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