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佳卉
铃铃铃……随着LED大屏幕切换为普通家庭客厅背景,“中国统计开放日”的现场响起了电话铃声,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到了舞台上。“来了,来了!”一位有着些许白发的“老人”缓缓走上舞台,坐在沙发上接起了女儿打来的电话…… 9月20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现场,北京市人普办把特别策划的情景剧《我家来了普查员》搬上了舞台。 “医生说我血压高,正好上门有人推销‘磁疗鞋垫’,说能降血压,你妈就给我买了十双。” “爸,你们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别被这些骗了,您也跟我妈说说。” “好好好,我保证跟她好好说说,再也不会被上门推销的给骗了,外人谁来我也不开门!” 剧目一开始,就是陈大爷和女儿的一番对话,这也为后面的普查员经历的“入户难”埋下了伏笔。 “国民经济要发展,人口信息是重点,作为社区普查员,奋斗普查第一线……”随着LED大屏幕变为小区背景,两名统一着装、佩戴胸牌、拿着PAD和文件夹的“普查员”走上了舞台。 “203这户亮着灯,证明有人,走吧王姐!”说着,两人来到陈大爷家门口敲响门。 “白天看门窗,晚上看灯光。”这是参加过普查员培训的人都十分熟悉的话,既体现了普查员入户是一门有技巧而接地气的工作,也体现了普查员入户的不易。 “我们创作这个情景剧,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普查工作的艰辛,希望可以提高普查对象的配合度,顺利登记。”北京市统计局宣传中心岳鑫告诉记者。 “大爷,您好!我们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员,来咱们家了解下情况,您开开门。” “啥?普洱茶?就说我们不要!” “大爷!我是街道的小王,不是卖茶叶的!” “……不好意思不认识,开不了。” “您看看我的工作证。” …… 剧里的对话让现场笑声一片。 “但实际上这种‘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况,是我们普查员在现实工作中常遇到的。每一次都只能告诉自己‘下一户就会好,坚持住’。”现场一位普查员深有感触地说。 最后,在两位普查员说来意、亮证件、递上“致住户的一封信”等一系列努力后,两位老人终于将信将疑地打开了家门。陈大爷还不放心地拿起手机准备录下谈话作为证据,以防万一。 经过普查员耐心解释和细心询问,两位老人才放下了戒备,配合普查员完成了入户登记。 “这么晚了还不下班啊孩子?先抓紧吃两口饭吧!辛苦了!” “不辛苦,大爷。等到了正式登记阶段,没准儿还得麻烦您。只要到时候您给我们开门配合登记,我也就不觉得饿了!” 虽然是表演,但是现场观众都被台上普查员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打动,打心底里产生了一种对普查员的敬佩之情。 “我不是统计人,没有接触过统计工作,所以最开始会疑惑入户登记真的很难吗?真的会有人不配合吗?通过演这个情景剧,我也了解了普查员的辛苦和不易。排练时,统计局的人也给我们讲了很多普查员的故事,我真心佩服统计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这种精神。”饰演陈大爷的演员孙钰童告诉记者。 情景剧《我家来了普查员》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表演已然落幕,剧中的普查员已顺利完成了入户登记任务,而现实中更多的普查员还在每天为人口普查奔波,为搞准普查数据而尽心竭力,无怨无悔。 |